Search

三週前,我們夫妻倆下班了在夜裡抵家。一進門就看見睿安正在練琴。

睿安大多數時間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三週前,我們夫妻倆下班了在夜裡抵家。一進門就看見睿安正在練琴。

睿安大多數時間會自動自發地練琴,偶爾需要人提醒。我們會傳訊給逸安或迪安,請他們留意。逸安也大致記住弟妹上音樂課與鐘點的時間,有時也會提醒我們。

迪安更是每週一日得當小保姆,自己在音樂院上完課後,要把也結束所有課程的安雅睿安帶回家。三個孩子披披掛掛地揹著各自的樂器琴譜,等車、轉車、步行,一打二的迪安整段路程牽著睿安,看著安雅,還得騰出心神買票,卻做得很是妥當。

除了逸安對音樂興趣較淺薄之外,其他三個孩子都把音樂當成生活的一部分,練琴是有如吃飯睡覺的日常。我們無需咬牙切齒地盯著或強迫,他們也樂在其中。

我們平時不陪練,也不多發表意見。在習樂這件事上,我選擇了當一個欣賞聆聽孩子練琴的母親,而不是舉著教鞭的老師。

我的他雖然是迪安的老師,但他將分寸拿捏得極好。何時該以老師身分指導,何時該以父親的角度鼓勵讚賞,他區分得十分清楚。

如此鬆散、無所為而為的音樂學習氛圍,卻維持住了孩子們的熱情。練得開開心心,遇上得意之處,還會興致勃勃地表演給家人聽。

那天睿安練完木笛,將爸爸放在譜架上的吉他譜也順勢用木笛吹著玩。

那一疊是我的他為了學生準備的耶誕歌曲,難度不高,旋律也剛好能用木笛吹出來。

睿安玩了音樂一陣,欲罷不能,爸爸就取出吉他幫他伴奏。

末了,我們鼓勵他,「來即興吧!」

「即興是什麼?」睿安疑惑著。

「即興就是不看譜,你腦子裡有什麼就演奏,但聽起來要和伴奏合得上。」我們答。

接著我們只簡單告訴他,我們選定一首耶誕歌曲,他可以先吹奏原本旋律,再來,於原本旋律上做些變化,最後,就能試著想怎麼演奏就怎麼演奏。

睿安跳過為原本旋律變奏的程序,直接即興。

我們一聽之下,被他在即興上的快速反應嚇了一跳。

他腦子裡想來有許多樂音在盤旋,而手指也還跟得上。就七歲小孩的首度不看譜即興演奏,我打給他200分!(浮誇)

後半段,爸爸有輕聲指示「回到主旋律」,因為是隨興開始,沒有彩排也尚未約定好如何收尾,於是父子倆後來各自跑調,噗嗤一笑地就停下來了,結束這段睿安生平第一次的即興演出。

我傳給台灣的娘家爸媽看,收到後半小時內,我爸寫道:「超棒!怎麼那麼棒!我已經看了6遍!」

透過文字都能感受到外公的狂熱驕傲。(外公外婆後來又看了十幾遍😂)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